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轩辕新明录

第242章 武修文

轩辕新明录 林芫美 3028 2024-11-15 08:45

  鲍婧忙碌了一圈,赶在午饭之前,回到了东三所小郡主的住处。

  踏进正屋,小郡主正倚着靠枕坐着,一个侍女在喂她喝粥。看见鲍婧进来,便笑了笑,示意鲍婧随便坐。

  鲍婧刚坐下,就又有一个侍女沏了茶,端了上来,摆在了鲍婧面前的桌上。还没等鲍婧开口问,侍女便说道:“鲍姑娘,上午您不在,林娘娘等郡主醒了,和郡主说了一阵子话,便抱了小主子去给王爷看了。郡主醒了之后,喝了水,用热手巾敷了手和额头,这才进粥。”

  鲍婧听完笑了笑,夸奖侍女服侍周到,让她下去,自己端起茶杯来喝了两口。

  小郡主很快喝完了粥,又用侍女呈上的热手巾擦了脸,才和鲍婧说话。听说鲍婧去“宫里”看孩子们读书了,便又问起郑克坦。

  鲍婧没有去教室里看具体情况,只得敷衍地答道,郑克坦和其他宗室、郑氏的孩子一起读书,吴绛雪又是善于教导孩子的好先生,自然没有不好的道理。

  小郡主看来心情比昨天好了许多,没有再多愁善感,只是不停地说道“那就好”。

  正聊着,外面又有人声响,不一会儿功夫,林氏带着几个侍女,抱着女婴回来了。

  鲍婧见是林氏,连忙站起来迎接,又问道:“王爷看了孩子,有什么说的吗?”

  林氏满脸笑容,一面吩咐侍女将孩子递还给小郡主,一面说道:“王爷见了这孩子,高兴得不知道如何是好了,又请了太妃一同来看。还给孩子赐了名字,让我把孩子送回来,又嘱咐我常过来看顾郡主母女。”

  “王爷为这孩子起的什么名字?”小郡主听到林氏这么说,几乎有些急切地坐直了问道。

  “叫作平娘。”林氏继续笑着说道,“王爷说了,二爷留下的这个女孩子,要一辈子平平安安的。”

  “好,好,就叫平娘。”小郡主显然是有些激动,眼眶里又泛起了泪花。

  “傻丫头,不能哭,月子里不能掉眼泪。”林氏急忙凑上近前,拿手绢替小郡主抹去,“保重身子要紧。”

  鲍婧看着小郡主,心里在想,郑聪的大儿子叫郑克坦,阿兰生的龙凤胎叫克圻和芹娘,现在这个遗腹的小女儿叫作平娘,都是郑经给起的名字,对男女还真是有别。

  又一想,这就是一个重男轻女的时代,何止是给女孩子起名字一件事情上。“东宁大撤退”之后,郑氏和宗室年满十岁的女孩子也要读书,因为无处安排,所以林樱提出暂时让她们和孤儿院的女孩子一起在粮仓学习,本来还担心他们的父母反对,没想到他们丝毫不在意,更多的反而是不愿意送女孩子来上学。

  忽然,平娘大哭了起来。

  “啊,我看是饿了吧。一早上都睡着,也没吃东西呢。”林氏说着抱起平娘,就往隔壁奶妈的房间里去。

  鲍婧忙了一上午,其实也没有吃东西,这时已经有些饿了,便起身对小郡主说道:“郡主,你还是多多休息,我去阿兰那里看看,一会儿马心如会过来看你的。”

  小郡主点了点头,鲍婧便帮她把靠枕撤了,扶着她躺了下去,把被子盖了严实。鲍婧这才转身出来,向着东三所的第二间而来。

  东三所如同紫禁城的东六宫,只是规制减半。小郡主住在第一间,阿兰和美玉住在了第二间,第三间里住着的则是二郡主一家。

  小郡主这里有太监何七和一众侍女伺候,阿兰和美玉就要冷清得多。当初因为和大肚王国结盟,才有了郑聪和阿兰的婚姻。只是阿兰始终是妾室的身份,而且郑军占了江浙富庶之地,对东宁也并不留恋,郑聪死后,阿兰一家更显得可有可无。若不是还有一对龙凤胎是郑聪的骨肉,阿兰或许不会被带来杭州,而是直接送回大肚国王马禄身边。

  鲍婧一跨进了阿兰的院子,忽然闻到了一股香气,显然是从屋里飘出来的。鲍婧本来就有些饿,闻到了菜香,脚下的步伐不由地加快,三两步就来到了屋门前。挑开门帘,只见阿兰和美玉正坐在桌边,哄着三个孩子吃饭——郑克圻和郑芹娘,还有武利和美玉的儿子武修文。

  阿兰和美玉看到鲍婧进来,连忙停下手中的筷子,笑着迎了上来,三个孩子也从小凳子上窜了下来,扑上来抱住了鲍婧的腿,嘴里喊着“鲍姑姑”。

  鲍婧笑着弯下腰,轮流摸了摸三个孩子的头,连声说道:“乖啦乖啦,先吃饭啦。”

  美玉的官话已经非常流利了,挽着鲍婧的胳膊问道:“你吃了吗,没吃的话还有些汤面,一起吃吧。”

  “嗯。”鲍婧点了点头,“我就是闻着香气进来的。”

  “那我给你去盛。”美玉说着,挑帘子往厨房而去。

  “咦?我不是分派了育婴堂的姑娘们过来伺候吗?”鲍婧在阿兰身边坐下,奇怪地问道。

  “是啊,不过美玉只让她们挑水担柴,打扫院子。做饭和屋里的事情还是我们自己来。”

  “哦?是因为这些满洲姑娘粗手笨脚吗?我回头给你们换一批。”

  “不是啦。”阿兰笑着说道,“她们不会做我们爱吃的东西,我也不想她们在屋里伺候,毕竟不是自己贴身的丫头。”

  “嗯,这倒也是。”

  两人说了没几句,美玉挑门帘又进来了,手里端着一碗面条,面上放着两块牛肉和几缕青菜。

  “没啥好东西,就是煮了一锅牛肉汤。”美玉说着,把碗和筷子放在了鲍婧面前。

  “哇,美玉煲的汤,那我一定要多吃一些。”鲍婧说着,拿起筷子,吃了一口,“嗯,好吃。”

  “好吃就趁热吃。”美玉说着,又捧起碗来,继续喂武修文吃饭,“修文乖了,大口吃。”

  每次提起武修文的名字,鲍婧总是忍不住想笑。现代人当然都知道这个名字出自哪里,但古人非但不知道,而且都会觉得这个名字文雅得体。当初武利的孩子降生,美玉想给孩子起巴宰族名字,毛渊明便劝武利改用汉人名字,一来武利和阿兰是汉人的后代,二来将来在中原生活,汉人名字会比较方便。可武利和阿兰都想不起来阿爸姓什么了,最后还是许纬辰说,就以武利的“武”为姓,叫作武修文。李书同给寿倌儿起名郑云龙,项绍宽给林倌儿起名林玉龙,许纬辰给武利的孩子起名武修文,在鲍婧看来,真是一个赛一个的无厘头。

  “对了,项大叔那里有什么消息吗?”和其他人不同,阿兰提起穿越者们的时候,喜欢用大叔这个称呼。

  “这两天没有,不过毛渊明今天去军机处开会了,我回头问问他。”

  阿兰停下了手中的筷子,似乎有些郁郁地说道:“好一阵子没见到毛大叔了。”

  鲍婧当然知道阿兰并不是惦念毛渊明,也不是惦念项绍宽,而是想知道跟着项绍宽出征的武利现在怎么样了。不过这话也没必要挑明说,只是淡淡地答道:“你们现在住在王府的后宫,毛渊明当然不能随便来看你们。不过那天有空了,我让人准备船,大家一起到西湖上游玩。你们来的时候是冬天,还没游过西湖呢。”

  阿兰果然还是心里不藏事,撅着嘴说道:“要是阿哥也在就好了。”

  鲍婧微微一笑,用手抚了抚阿兰的长发,说道:“武利在军前挺好的,前几天毛渊明还说,要派人去劳军呢。”

  “那舅舅什么时候能回来?”郑克圻忽然问道。

  “舅舅去打仗了,打完仗就回来,给你们带好吃的回来。”鲍婧摸了摸郑克圻的头。

  眼前的三个孩子,两个不到四岁,一个才满两岁,是武利、阿兰兄妹的骨肉,也是和穿越者们最亲的孩子。鲍婧不忍心多说打仗的事情,只是拿起筷子说道:“快吃吧,要凉了。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