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3章 乾清宫问对
“嗯,骆爱卿说得对,只要给朕的大明安定几年的时间,大明必定中兴,重新恢复泱泱大国的荣光。”崇祯皇帝走了几步,脸上洋溢着自信说道。
“不过朝廷也要派遣使臣和团社好好交涉一下,贼寇能在团社的地盘上自由行动,这是跟朝廷背道而驰啊!”
“皇上,这派遣使臣的事情,涉及理藩院,应该请朝廷阁老们商量一下啊!”王承恩低声的提醒道。
“嗯,是应该商量一下啊。”崇祯皇帝点点头,“看看现在内阁值房是哪一位阁老当值啊?”
“皇上,今天是首辅温大人当值!”王承恩说道。
“那就请首辅大人前来商议。”崇祯皇帝说完后转身回去龙案前坐下,准备继续工作。
“皇上,本次大员之行,还有一个事情,这不国内各处受灾,粮食收成不好,朝廷勋贵和很多士绅忧国家之所忧,急国家之所急,从自己家中拿出资财,纷纷去大员开商行购粮,现在几乎把大员的粮食都快买光了,把大员的粮食价格抬得非常高,团社现在十分着急上火。”骆养性组织了一下语言,把勋贵士绅在大员经商的事情包装了一下说了出来,同时递上了韩仲平拟的一份清单,这样烫手的东西是一定要交出去的。
“哈哈,朕还奇怪今年奏报河南、河北、山西遭遇旱灾,但是却没有出现粮食抢购,原来有这么一出啊,大伴,如今京中粮价如何?”崇祯皇帝问道。
“启禀皇上,京中粮价很稳定,并没有什么波动。”王承恩说道。
“勋贵士绅还是我国朝之柱石啊,虽然经商有伤清名,但能拿出自己的资财来稳定国朝粮价,活民无数也是难能可贵。”崇祯皇帝点点头,翻开了骆养性递上来的清单。
仔细的看上面的名单,崇祯皇帝越看,脸色就越不自然,甚至有恼怒的表情,不过自己有言在先,不好发作,最终平复了下来,“不过也要告诫他们,不要囤积居奇,哄抬粮价,要心存仁义二字。”
“这是肯定的,勋贵士绅世受国恩,心中都存仁义二字。”骆养性看着皇上的表情,心想,这一次终于平安过关,把烫手的山芋给扔出去了,那份名单,皇上肯定会拿来敲打那些勋贵士绅的。
这每年几百万石粮食从海外源源不断的运过来,娘呃,谁敢囤积居奇啊。
“让团社难受一下也是好的,其收容贼寇的账朕还没有算呢。”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。
“是呢,现在他们正急得在海外四处筹粮,别到时大员出现饥荒哈。”骆养性应景的说道,满足崇祯皇上自嗨一把,而角落里王承恩则眼观鼻,鼻观心一动不动,仿佛没有听到一般。
这时,当值的内阁首辅温体仁急匆匆的赶来了,君臣行礼完毕后,考虑到其是老臣,获得了赐座的待遇。
崇祯皇帝把关于对大员的想法告诉他,并询问他的看法。
“皇上,老臣以为,此事不用派遣使臣,可以通过金启钱庄或者团社在京师的一些办事机构,把皇上的旨意给他们宣讲一番,他们自会遵从的。”温体仁拱手说道。
“如此也罢,在派遣使臣之前是应该私底下先警示一下的,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!”温体仁提到金启钱庄,让崇祯皇帝神态有些变化。
要知道,金启钱庄还有他派生的一些商业,每年给皇家分红就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,让宫中的内孥收入不少,这拿人手短啊,更何况,皇庄和团社还有大量的生意往来,一想到此,不由得又郑重了一些。
“温爱卿,那这事就如此办理,王大伴和他们相熟,此事就交由王大伴办理即可。”崇祯皇帝由补充道,“朕有个想法,是不是可以和他们提出把张、罗二贼给抓捕过来,让张、罗二贼受到国法的制裁。”
温体仁听罢,脸上表情没有变化,但是心里咯噔一下,这不是自找没趣嘛,团社根本不可能把张、罗二贼交给朝廷啊,他们的根底就是把大员打造成一个法外之地,这样豪商勋贵才能放心的把财产放在大员,如果一声不吭把两个有影响力的巨头送到朝廷牢狱里面,那岂不是自断根基!
但是此事还不能直接反驳,这位爷的脾气反复无常,一句话说不好,自己的官位都悬呢。
正在他想着如何劝说的时候,一旁候着的骆养性出言奏报,“皇上,张、罗二贼现在还有大量的党羽隐藏在国内,现在他们正一步一步的把那些残余贼寇发送往海外,皇上,此时提出抓捕二贼,万一打草惊蛇,残余贼寇狗急跳墙,很可能对目前剿匪的大局造成影响啊!”
温体仁一听,马上松了一口气,连忙捋着胡须,微微点头表示赞成。
果然,崇祯皇帝听了骆养性的奏报,也是连连点头,“既然如此,让他们把那些残余贼寇全部清空后再说吧,不法分子都走了,这天下也就清净了,大伴,这一次就将团社申斥一番即可,警告他们以后再也不能收容朝廷命令通缉的贼寇。”
“皇上,老臣倒是有些想法,既然贼寇蜂拥去往海外,朝廷可以观望默许,要知道,国内现在还有两股贼寇:闯贼和魁贼啊!”温体仁出言奏报道,“这些贼寇虽然已经被朝廷大军团团围攻,眼看就要覆灭,但是朝廷对此支出的钱粮也是巨大,眼看着财政就要枯竭,如果他们能通通逃亡到万里之遥的海外,朝廷也能节省下来大笔的开支呢。”
“那首辅的意思是干脆就不申斥了?”崇祯皇帝又从龙案前站了起来,开始来回踱步。
“不,申斥还是要申斥的,不过老臣以为可以加上一条,”温体仁解释道,“借此事可以让团社想办法,把闯贼从国内引出去,而且要赶得越远越好,如此一来,流寇之患旦夕可解决啊!”
崇祯皇帝踱步的速度明显加快,他转着圈的来回权衡,最后定夺下来,决定采纳温体仁的意见,让王承恩去联络团社驻京师办事处的人。
以前的驻京师办事处主任张水生跟王承恩非常熟络,不过在两年前张水生被团社召回去大员升迁了,目前驻京师办事处的主任名叫刘吉秀,听说此人以前原籍日本,给自己起了一个汉名。
听到王承恩召唤,刘吉秀连忙来到皇城东南角的一座小院,这一座小院还是以前魏忠贤的外宅呢。
王承恩就在这个外宅里,等刘吉秀恭恭敬敬的行礼完毕,王承恩拿出了一封书信,这一封书信是给上一任京师办主任张水生的。
张水生如今已调回大员担任外交次长方永军的助理,主要负责对明朝的外交事务,而王承恩对团社把张水生调回去也是颇有想法的。
因为王承恩和张水生相熟,还在崇祯潜邸的时候,张水生就交好当时的信王府,当时的信王对张水生颇有好感。
后来信王成了崇祯皇帝,王承恩和张水生的友谊也一直保持了下来,不过在两年前,团社突然把张水生调回大员了,让王承恩有些突兀。
要知道,张水生那是有通天的关系啊,这么一个通天渠道,团社说放弃就放弃,也不知团社是怎么想的。
当时王承恩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,心里颇为不爽,不过后来听说张水生还是管着和朝廷的交通,只是职位升迁的缘故,心里才感觉好受一些。
如今想来,团社的做法也对,张水生是团社体系内的人,也要升迁,也要保护,如果长期在京师,那将来他在团社就会被边缘化,对张水生个人不是好事,而张水生调回大员,也可以说距离产生美吧。
刘吉秀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京师办主任,这些大事也不是他能做主的,拿到王承恩的书信便离开了,在几天之后,这一封书信便被送到了张家堡。
书信内容很快就被发送到大员,为此,西岸社委专门召开了社委会,会议由刚刚回到大员的社高官李军平主持,张水生作为方永军的助理列席。
“崇祯皇帝的反应蛮快啊,小张,这封信是王承恩给你的私信,你说说你的看法?”李军平阅览了书信内容后,问张水生。
“各位领导,我感觉王公公在信中所言表现得有点犹豫不定,既对张献忠等人在大员悠闲表示不满,又希望让李自成他们也步张献忠后尘,此事是出了一个难题啊。”张水生说道,“而王公公还隐晦的提到,在大员经商的王公勋贵是什么意思?”
“看来前段时间,锦衣卫干活还是颇有成效的,如此一来,不用我们提醒,在大员经商的各种资金、股份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改名啊!”俞春望笑着说道。
“是啊,这说明那些勋贵还是隐藏得不够深,往后看来得搞各种慈善基金了。”李军平也开玩笑说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