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轩辕新明录

第493章 永远停止武举

轩辕新明录 林芫美 2942 2024-11-15 08:45

  毛渊明听许纬辰说常镇业的构思,反而有些担心,问道:“科举是天下读书人最关心的事情,也是最重要的利益所在,镇业这么大刀阔斧地改,不会引起读书人的反对吧?”

  “嗯……我先跟你说说怎么改吧。”许纬辰觉得毛渊明的问题有些难于回答,便绕开问题,直接开始解释常镇业的改革计划,“首先一点,其实是绍宽和我共同的要求:彻底取消武科科举。”

  “啊?武科科举前几年不是已经取消了吗?”

  “没有。我们在朱慈炤登基之后的第一次乡试时,宣布过武科乡试暂时冻结。后来举行会试,连续两届各录取了一百五十名武进士,规模很大,目的是给最后剩下的武举人一次机会入仕。因为乡试冻结,不会有新的武举人产生,而会试录取数量多,可以消化掉部分武举人,全国目前尚存的武举人只有几百人,彻底废除武科科举也就水到渠成。”许纬辰慢慢地解释道,“废除武科科举之后,有志于以武学入仕之人,总共有三种方法可以进身,出路比原来考武举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方式还宽阔。”

  “哦?哪三种?”

  “第一种是应征入伍。绍宽要建设皇家陆军野战军,规定每县每年冬季征训年恰满十六周岁的男丁,冬训结束后发二十人到野战军服役,服役期三年,称为’义务役’,期满可以选择退役回家,也可以选择继续服役,称为’志愿役’,志愿役为期九年。如果一个人本身有文化基础,在志愿役期间可以投考军校,考上的就到保定或者定海军校进修,进修期满授予少尉军衔,便是以武入仕了。”

  蒋一正在旁边皱着眉头问道:“你这个我就有两点不明白的地方,第一,老百姓最怕千里戍边,你这么搞征得上来兵吗?第二,明清两代武科科举进士起码授五品官,你授个九品的少尉,好像差得太远了。”

  许纬辰见蒋一正一口一个“你”,心知其实指的不是自己,而是项绍宽,所以也并不生气,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:“老百姓怕千里戍边,这是常识。所以我们征兵有三条优待政策:第一是冬季受训的男丁,受训期间管吃住;第二是凡按时到县尉处受训的,无论最后征发与否,都给牌免下一年的徭役;第三,也就是最重要的,凡征发到野战军的男丁,服役期间本家为’光荣人家’,免全家徭役。有了这三条优待,老百姓对应征不但不退避,而且还趋之若鹜。至于说官品嘛,这小民当兵自然比不得武科进士,有个九品的少尉就很好了。要想当更大的官,得走别的路。”

  蒋一正被许纬辰说得无言以对,便不再说话。

  许纬辰于是继续说道:“第二种是报考武汉水陆军学堂,考上之后直接分派到卫所当兵,能不能当上官就看造化了,这种算是聊胜于无。第三种才是最主要的,你要是在本县参加文科县试、府试通过,有了童生身份,或者更牛一点的,考上秀才了,甚至是举人,就可以直接报考保定或者定海军校。这些人考上军校之后,身份比志愿役士兵考上要高级一点,童生可以直接授少尉,秀才可以直接授中尉,举人可以直接授予上尉。军校里目前设有战训、参谋、政战、后勤四科,只有战训科有严格的身体条件的要求,其余三科身体健全的文人也能胜任。”

  “哦哦,那就是说,以后军官当中有文化水平的人会越来越多。”毛渊明点了点头,“那除了取消武科科举,还有什么改革举措?”

  “嗯,镇业最关心的还是科举制度的改革。明清两代科举制度大致是一脉相承,所以毛病也一样,就是运行一段时间之后,在秀才、举人之间会有一个巨大的壅塞,往往一县之中,秀才多达四、五百人,但乡试三年一次,每县只能有一、二人中举,非常难看。”

  毛渊明马上表示赞同:“嗯,这事情大家都知道,就像蒲松龄,十九岁时连中’小三元’,县试、府试、院试都是第一名案首,结果乡试屡试不第,到了七十几岁才混上个贡生……”

  “哎哎哎……天机不可泄露!”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朱丹赤连忙打断了毛渊明。

  毛渊明一脸不明所以:“啊?什么天机不可泄露?”

  “你觉得蒲松龄是个古人吧,但他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人,今年还不到五十岁呢,你怎么就把人七十岁的事情说出来了。”

  “哦哦哦,那我不说了。”毛渊明笑着捋了捋散乱的头发,“还是老许你继续说。”

  “啊,好。”许纬辰点了点头,继续说道,“镇业觉得,秀才大量积累的原因,无非是进门太宽,出门太窄。明清两代,平均每县的学额是二十人,但秀才往往多至数百人。为什么呢?因为县府院三考频繁,前明是每年都考,清朝改为三年两考,而且每次都录取二十人左右,粗略地按三十年算,就能产生四百个秀才。这就是镇业说的’进门太宽’。”

  “那出门太窄呢?”

  “秀才想要考取举人,则需要通过科试、乡试两关。乡试三年一届,录取名额是全省六、七十人。你们想,全省七、八十个县,平均每县分不到一个。四百秀才争夺一个举人名额,那岂不是要打开头。”

  “那除了应乡试考举人,秀才们就没有没有别的出路了?”

  “有是有的,但对于有上进心的秀才来说,也并不宽。比如秀才可以考贡生,到国子监读书,肄业之后也可以当官,但贡生名额也很少。如果家里有钱,也可以走捐监的路子当官,但捐监不但坏了出身,而且候补当官的时间更长。”

  “唔,看来不改革还真是不行。”

  “是啊。”许纬辰轻轻叹了口气,“镇业所想,还是相当周全的。科举体制必须改革才行。”

  毛渊明抬头想了想,又说道:“自古以来,改革没有不遭人嫉恨的。镇业的改革措施有哪些?会不会遭人反对。”

  “哈哈,大官人你英明了。”许纬辰笑了笑,说道,“镇业改革的第一项,其实也是最重要的一项,就是把县府院三考从三年两考减为三年一考,和乡试、会试一致,每三年就是一个院试、乡试和会试的周期。这么做,实际上就是减少了秀才的产生速度,必然遭到反对。”

  “嗯,可想而知。那镇业有什么办法么?”

  “办法有。就是降低考试的频率,但增加学额,使得实际录取量不要下降太多。清代制度,府学学额二十名,州学和大县县学十五名,中县十二名,小县八名。我们现在给予大幅增加,府学三十六名,直隶州三十名,散州和大县二十四名,中县十八名,小县十二名。总体上说,录取名额是过去的百分之八十左右,下降不算太多,可以免去过多的非议。而且,这么做有个附带的有利效果。”

  “什么?”

  “按照规定,参加县试、府试合格的读书人,即成为童生,童生通过院试合格,才成为秀才,不合格者会保持童生的身份。考试频率降低之后,童生的产生速度几乎减半。童生数量减少,正好可以利用他们进行吏制改革,当然这是另一件事了。”许纬辰端起茶碗喝了一口,又继续说道,“咱还说科举的事。秀才数量减少是解决进门太宽的问题,出门太窄的问题就需要通过增加举人的数量来解决。清朝在顺治年间定下的名额,一科乡试在全国范围内录取大约七百二十名举人,这个数字确实小了些,平均一个省才五十人,而全省多年积累的秀才怎么也有个三万人左右,录取率比会试考进士还低,所以有’金举人,银进士’一说。”

  “原来如此,那镇业想增加到多少?”毛渊明问道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