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4章 大朝会
“韦贵妃传话,您有什么大事请隔着门说,奴才乃是贵妃信得过的人,纪王殿下不必担忧,奴才的嘴巴就是摆设,一个子都不会泄露的。
请您直接告诉奴才。
待到贵妃娘娘斟酌之后,再行放您进宫。”
“……”
自家老妈真是聪明!
不愧是宫斗的种子选手,执掌六宫的贵妃娘娘,就算是在长孙皇后的盛宠之下,都能分的半勺羹,就是聪明!
李慎低头思索了几分,又说道:“你,你去帮我给东宫传几句话。”
“韦贵妃率先交代,若您想要找其他人,都是没门的。”
“……”
李慎气的脑子嗡嗡直响,自己一向秉承着众生平等,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的要别人的姓名,但此时此刻,他真的想把小太监的脑袋拧下来!
他直接给气笑了,“怎么着,现在整个皇宫都是韦贵妃说了算!?”
“纪王殿下说笑了,皇宫内外,贵妃娘娘一介妇道人家说了不算,但是皇帝病房前,都是贵妃娘娘跑前跑后的亲手伺候,自然说了算。”
“……”
应该没有,应该没有。
俘虏今日彩才进了长安城,不可能今天丹药就进肚子里去了。
没关系,没关系……
不必着急……
李慎在内心劝慰着自己,看着天上的月亮,反正自己回去也睡不着,只会徒增烦恼,不如直接在这里等。
等到城门一开,自己第一个进去告诉李二。
“行!不开可以!老子就在这里等着,等着明天给你们算总账!”
李慎撂下一句狠话,逼的里面的小太监不敢回声。
但他知道,里面的人没敢走。
就这样,他直接盘腿坐在小宫门外面,等到酉时三刻开城门。
夜晚没风,他穿着斗篷,不算多冷,古代没有什么消遣措施,他坐在太监诶上面昏昏欲睡,估计是门内的小太监害怕他睡着冻死。
每过一刻钟就拍拍门,提醒着他。
一直等到酉时,李慎没有等到宫门打开,红着一双眼,率先等到了上朝会的李治。
李治左右看看,一脸惊奇的问道:“十弟,你再次作何?难不成,难不成是心血来潮打算参与朝会?”
“现在还有朝会?”
“国不可一日无君,各州县的官府也不能停止运转,天下总要继续的,百姓的日子还是要过的,这大朝会当然要开。”
“父皇主持?”
“父皇病重,休养生息最为重要,暂且由我代为监管。”
李治眯着眼睛笑了笑,非常和蔼的说道:“十弟贵为监国,一直玩忽职守,从来没有尽到本分,此番既然来了,不如一同参与朝会。”
“不了不了,我有要事禀告父皇。”
“什么事?”
酉时三刻没到,大明宫前还没多少人。
李治耐着性子询问,幽幽的说道:“怎么,现如今朝中有什么事是太子不能知道的?”
此话说的平缓,配合李治眉眼带笑的表情,似乎只是一句玩笑话。
但李慎却在其中听到了浓浓的威胁。
他舔着嘴角,笑道:“自然没有。”
“九哥不知,我与得胜归来的王玄策乃是旧交。”
李治一笑,“此事,我清楚。听闻,还是十弟向父皇举荐的王玄策,十弟慧眼识英雄,真是一等一的厉害!”
李慎跟着呵呵笑了两声。
你才厉害!整个朝堂内外还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?!
“王玄策归来,昨日,我与妹夫周道务在醉仙楼宴请款待,偶然得知,他进贡了一个方士给父皇,说有什么能延年益寿包治百病的仙丹?!
都是假的!
这帮方士,我在清楚不过!仙丹是假的,里面有毒,要是父皇吃了,恐怕……”
恐怕不富裕的寿命还要雪上加霜。
李治顿时了然,笑道:“不需焦急,此方士,我知道,昨日进宫之后便被安排到紫薇阁住下,想必,今日才会给父皇把脉。”
“所以,我才着急把此事禀告给父皇。”
“大朝会散了,我需要去给父皇汇报朝中之事,到时候,我们一起去。”
“可是……”
李治推着李慎一步一步一个台阶的上了大明宫,“无妨,听九哥的话,先参与朝会。”
“可……”
他根本不想听李慎说话,直接强行的给拖了进去。
李慎昨夜喝了些酒,整夜未眠,现在脑子都有些不清楚,昏昏沉沉的,还开会!?
开什么会!?
有病吧!有病吧!有病吧!
李慎仅存的理智告诉他不能如此,面前之人,乃是未来天下的主人,得罪谁都不能得罪他,而且这个未来,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来到。
他就被这样不情不愿的带到大明宫内。
时隔多半年,再次回到了人山人海的大明宫。
李慎站在头排,从会议开始到会议结束收获了一箩筐一箩筐差异的眼神。
年轻一辈的,不太能理解,为什么纪王殿下突然出现在大朝会听政?
甚至有些人都不太认识他。
而年老一辈的更不能理解,当初李世民在位的时候,李慎说不来朝会就不来。
现在换了一个天,怎么老老实实上班了?
李慎上班,纯粹摸鱼。
他就把自己当成一个台柱子,老老实实的站在原地,一言不发,别说提出什么有用的建议,他连整个朝会上汇报的国家大事都没听清楚。
每当李治问他,他就三言两句的搪塞敷衍。
他站到双腿发麻,足足站了一个半时辰,才终于散朝。
一散朝,李慎立马来了精神,快速的出了大明宫,沿着硕大的红柱子往后宫走去,李治在后面匆忙跑了几步才追上。
“十弟,如此朝会感觉如何?”
李慎颇为戒备的问道:“九哥,你该不会以后都让我起这么早,前来参加朝会?”
“先前并没有王叔听政的先例,自然不用你。”
那就好,那就好。
李慎内心刚刚松了一口气,又听李治说道:“但,我想法不同,原先真的计划让十弟陪伴我左右,垂帘听政,共同商议国家大事。
甚至不派你前往封地,直接留在长安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