装甲运兵车与防空履带车,在林云的远程指挥下,从另外一侧冲进了战场。
它们猛然对着战场右侧,也就是步枪兵的前方,快速地进行开火,使用着车载武器压制敌军阵地。
这下子,敌军的右侧队伍,算是炸开了锅。
本来,如果没有外力的干预,双方的实力水平相当,谁也没办法打破僵局。
可现在,即使它们只算是装甲卡车,其装甲也只能部分抵挡枪弹伤害,也依然极其强势的打破了平衡。
至少对于全体使用栓动步枪、缺乏重火力的三四十个栓动步枪兵而言,面对着这两辆克制轻步兵的装甲车,这种场面已经相当刺激了。
甚至没抵抗几分钟,这些人就死的死、逃的逃,连手上的枪都丢到了一旁,狼狈的四散逃开了。
至于一旁的5位士兵,眼看到机会来临,便也展开了行动——
苏军步枪兵,对着旁边的榴弹兵、动员兵挥了挥手,让他们朝着前方冲了上去。
于是,在步枪兵的注视下,一位浑身装满手榴弹的士兵,以及两位换上冲锋枪的士兵,朝着前方冲了过去。
这个场面,乍看之下,有种2级老兵欺负新兵蛋子的感觉——自己躲在战线后方,反倒让别人冒着生命危险冲锋。
但事实上,他们是在以一种最合理的方式,执行进攻任务。
首先,冲锋攻坚属于危险性极大的任务,需要进攻方在怀揣着不畏生死决心的同时,利用好手中的武器装备,充分发挥主客观优势。
如果赶鸭子上架,把经验不足、武器劣质、士气低落的士兵派上去,那完全就是在送死,除了浪费士兵的生命以外,很难收获任何战果。
这不是步枪兵在摆资历、当老油条,而是在设法发挥他们5个人的物质优势,从而形成更好的组织分工、达到更好的战术效果——
从这五个士兵的装备配备来看,2位步枪兵手中只有突击步枪,榴弹兵只有手榴弹,而动员兵却装备了ADK-45突击步枪、波波沙、手榴弹。
冲锋枪与突击步枪,虽然同属于自动武器,但仍然有些细微差别——
突击步枪,能够精准杀伤200米之内的目标,能够对400米以内的目标进行火力压制、通过集火齐射来保证远距离的有效杀伤,如果距离再远,一般会交给班用机枪来进行火力压制。
冲锋枪,由于用得是圆头手枪弹,所以即使单发威力低,也可以用较快的射速来补偿伤害输出,甚至波波沙900发每分钟的射速,历史上,还一度能够压制机枪,但作为代价,其射程大致在百米左右,一旦超过这个距离,精度就变得有心无力了。
关于这点,红警2代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:
2代原版中,在动员兵与大兵1对1单挑的情况下,如果双方是同时处在对方射程之内、同时进行开火的,那么,无论大兵是否部署,单挑都是动员兵胜利。
如果是大兵提前部署好,坐等动员兵从远处走向自己,并且利用M60的射程优势提前开枪,那么,持用冲锋枪、射程更短的动员兵,大概率会输掉对决。
这种情况,其实就是冲锋枪的大致特征:近距离交战优势极大,甚至能够利用极快的射速,火力压制敌军机枪、突击步枪。
当然,由于大兵在尤里的复仇中被加强了,所以在资料片当中,只要大兵处于部署状态,那么动员兵必然会在单挑中败北。
但无论怎么样,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:
只要不是在平原上硬冲机枪、突击步枪,只要别吃射程的亏,只要注意扬长避短、想办法抵消敌军的射程优势,那么,冲锋枪完全能够在近距离交战中,倾泻出更加猛烈的火力。
步枪兵能够打出600发每分钟的射速,动员兵可以打出900发每分钟的射速,而在现实中,一旦挨了一发子弹,甭管是步枪还是手枪子弹,普通人恐怕都得够呛。
因此,步枪兵让动员兵执行冲锋任务,而自己则利用突击步枪“射速慢、精度好、射程远”的优势,远距离点射敌军。
如此一来,合理的分工就出现了——
趁着两辆装甲车造成的混乱,榴弹兵、动员兵执行冲锋任务,而步枪兵则为他们提供掩护,负责用突击步枪点射那些想要反击的敌军步兵。
在训练有素的配合下,3位士兵以最快的速度,朝着敌军的方向冲了过去。
在此期间,即使有敌人态度强硬,想要举枪对着他们进行攻击,也会立刻遭到突击步枪的点射,最终被一轮三连射打倒在地。
于是,3位士兵顺利的抵达了敌军面前。
先是榴弹兵在几十米之外,投掷了几枚进攻手榴弹,用冲击波将敌军步兵炸得灰头土脸。
随即,两位动员兵趁着敌军陷入混乱的时候,端起冲锋枪冲了过去,并在一通扫射过后,将仍在持枪反抗的死硬分子一一解决。
在这套组合攻击之下,右侧的敌军终于心态崩溃了——
他们听着耳畔一串串防空高射炮的爆炸声,再看着自己这边接连有人倒下、对方却没有一人伤亡,终于支持不住了。
有人被40mm炮弹炸死了,有人被通用机枪与高射机枪打成了筛子,剩下的人,在躲避着装甲车收割的同时,还要以栓动步枪的条件,对抗近处的手榴弹、远处的冷枪。
他们这些人,营养状态普遍不好,中了子弹也会倒进血泊,而对方不仅身材魁梧,而且即使被枪打中,也仍然跟个没事人一样,能够不受影响的继续战斗。
于是他们吓得哇哇大叫,连忙将武器丢在地上,并且将双手举过头顶,表达着自己不再打算反抗的意愿。
眼见他们不再抵抗,两位步枪兵便也冲了过来,负责持枪看管这些心理崩溃、缴械投降、无心反抗的俘虏。
右侧区域已经解决了。
而那3位士兵,眼见交接工作顺利,便协同着一旁的两辆装甲车,继续朝着前方进行推进。
再往前,是敌军的中间区域,也就是火炮的位置。
于是,除了榴弹兵本身就拎着手榴弹之外,两位动员兵,也都给手中的“莫洛托夫鸡尾酒”点上了火。
敌军用得是牵引式火炮,这就意味着,他们的行动能力,要比一般步兵更差。
这样的目标,能够打出更强大的火力,但也更加笨重、更需要友军的支援。
但此刻的敌军,已经没有支援了。
这样一来,甚至只需要朝着他们的位置,投掷一个燃烧瓶,就足以把他们从火炮旁边逼出来,从而失去战斗力了——
只要把燃烧瓶成功丢过去,火焰势必会在火炮周围蔓延,并且持续一段时间。
到那时,敌军如果脱离火场,那也就没法操作火炮了,如果仍然打算操纵火炮,那就势必面临引火烧身的生命威胁——
现在是冬天,他们身上穿着的棉衣,不仅能够御寒,也会是绝佳的燃烧材料。
只要继续冲锋,那敌军的火炮失守,几乎就是必然。
只是,就在3位士兵摩拳擦掌,打算继续冲锋的时候,半途出现了个小插曲:
又是“轰”的一声巨响,紧跟着,又出现两次响度差一些的爆炸声。
而这次,是防空履带车接连挨了三发炮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