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老家东北,我从小到大都爱吃油条的,特别最爱吃张奶奶炸的油条。
张奶奶炸的油条,好吃又柔软,特别有食欲。
在我们东北,炸油条都是用大豆油炸的。炸出的食品,颜色好看又有食欲,
吃油条和麻花是我们老家从大深山里搬到浩良河小镇上后,我每次上学的时候,路过镇上那时候唯一的一个饭店,那时炸油条的油味散发到了大街上,那真是让人感觉好饿啊,有时馋得我们都流口水的。
我小时候家里很贫穷,家里有五个姐弟,人口多,我又是家里的大孩子,手里是没有零花钱的。有时候也只能路过饭店闻闻香味罢了。
我念小学时,我们镇上有大食品商店,有粮食局,镇上一条街道上就一个大集体的饭店,里面有早餐,中餐和晚餐,那里的员工都是按时上下班的。都不贪晚。这个饭店一直到八十年代末,商业都解体了,大商店,连我们镇上一条街上的饭馆也不干了,都解体了。那里的员工都下岗的下岗,买断的买断了。
我去过镇上的餐馆买过几次油条和炉壁子,我们小时候都叫那个发面饼在上面切两道印,再过油后,炸得红通通的,像烧过的炉壁纸一样,吃起来特别柔软,好吃,那时候买吃的都要排队的,餐馆的工作人员边干活边给客人打餐,而炸油条和炉壁纸的是一个年龄比我母亲还要大些的妇女,大家都叫她张奶奶,她中等个头,短发,穿白色工作服,带白色帽子,手里拿着夹子,听说,油条面都是她和的,她是店里的面点师傅,后来我才知道,她家也在一街住,离我二叔家不算远。
我小时候买油条和炉壁纸,都是花不多少钱的,几毛钱就能买到炉壁纸和油条吃了。可那时几分钱都没有啊,有时,我就自己一分钱一分钱的存下来,想吃油条了,就在早上上学的路上买。
镇上的餐馆解体后,张奶奶有手艺,就自己租了一个小门面,在镇医院下坎出,一个小房间里,开了一个早点小吃部,
有粥,豆腐脑,豆浆,油条,在我们东北,油条叫大果子,那个小吃部可火了,早餐卖到中午就关门了,张奶奶的油条那是镇上出名的好吃啊,
我成家结婚后,来到镇上,也爱买些大果子回去吃,那是论斤要的。到她的小吃部买油条的村里人,镇上的人早上都排队,她现炸现卖有时都供不上的。
这些年看不到张奶奶了,她的小吃部也不干了,听说她年龄大了,也退休了。街上又有几家开小吃部的,有的也炸大果子,我也去给我的老父亲买过几回,可都吃的感觉没有张奶奶的油条好吃了。这些年,家里条件都比以前好多了,在吃穿上都可舍得又很浪费了。每天的饭菜都是吃肉的,也就不馋肉吃了。
就像吃饺子一样,现在平时想吃水饺就能吃上的,不比我小时候,过年过节都很少能吃上一顿饺子的。那时候的我们可是真馋啊。如今,生活水平,物质水平都提高了,人的嘴也不馋了,可吃啥都没有味道了。就如同,我爱吃油条一样,怎么吃都吃不出以前的口感了。
人往往就是这样的,爱留恋以往过去的岁月,想想当年自己小的时候到如今也是大半辈子了,从苦日子到如今的不缺吃不缺穿的日子,可还是手里没有钱花,小时候,一根冰棍三分,五分钱的。如今买一根雪糕几块钱,可也觉得贵啊,
生活还是要向前看的,人还得适应生存而活着,与有钱人比不了,可与穷人比也是一样穷啊,
这几年,我听说,张奶奶去世了,她的油条手艺就这样失传了,她的儿女也没有干餐饮这一行的。
我的好想吃张奶奶炸的油条啊。那是真的好吃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