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前,滁州有个小财主叫张大户,这个人贪财吝啬在当地都是出了名的。
张大户小时候,有一次端着半碗米汤,被饿狗追了七十二个山头,愣是没舍得放下碗。最后,饿狗筋疲力尽,瘫倒在地上,临死前它也没喝上半点米汤。
其实,大户自小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,他从不在外面随地方便,非要到自家田埂地头,才大解小解。肥水不落外人田,在人家地里拉屎,这是过日子的人吗?听说,有一次大户随爹妈走亲戚,愣是憋着三天三夜没蹲茅坑,硬是撑到自家麦茬地才愿意脱下裤子。
有时,张大户随身还带着个小箩筛,小便时不时用箩筛过滤一下,看可能滤点有用的东西。
后来,张大户娶妻生了闺女小子,他还是吝啬成瘾。平时,无论一分钱掰成多少半,他都舍不得花。全家人吃饭是数着米粒下锅,多放一粒米都不行;穿衣服呢,就是破衣烂裤,补丁摞补丁,谁要是劝他买件衣裳,他非跟人家急眼不可!买衣服就是花钱,这还了得!
虽说张大户家境殷实,鸡鸭成群,牛羊成堆,逢年过节根本也舍不得杀鸡宰羊,用他的话说,鸡吃了就没了,羊宰了也没了,这是败我家产!逢年过节就是一碗八宝咸菜,用八个碟子装,也当八个菜吃。谁要是多伸下筷子,多嘬个咸豆,张大户立刻变脸:少吃点,少吃点,吃多了也不怕齁死你!
家里也有好几十亩地,张大户根本舍不得雇帮工,自己一个人干活。每天忙得半夜二更上床,半夜三更下地,浑身上下腰酸背痛头晕腿胀!
虽说张大户家里有几个闲钱,其实,这日子过得比乞丐还不如!他家里的二两油吃了一年,油瓶里估计还能倒出一两半。他家里一年到头根本见不着油星子,妻子儿女全家四口瘦得脱了人形!他们背地里叫苦不迭,只是敢怒不敢言,只得忍着。
这天晌午,张大户出门办事,娘仨在家里商量趁他出门烙油饼。
说干就干,搀水和面加鸡蛋,擀成形上锅,灶膛里早架柴火,狠狠倒上油,"嗞嗞嗞"一会儿满屋都是饼香。
三张油饼烙好顺道收拾一下,娘仨偷偷躲到门口玉米地里,生怕被张大户发现偷吃饼,又是一通咆哮加一顿狠揍。
没想到三人刚钻进玉米地,却听到张大户杀驴叫似的干嚎。三人放下油饼,慌里慌张地赶回家发现张大户在院子里又吼又跳脚!
原来,他闻到厨房飘出的淡淡油香味,以为油瓶没盖好。
"油瓶盖子没盖好,跑了油气,太浪费!"
娘仨面面相觑,都不敢言语。
"出去干啥?"张大户面露凶光。
还属儿子机灵,"爹爹,今儿风大,听说喝风也能填饱肚子,我们正在屋后喝风来着!"
张大户转怒为喜,满意地点点头,拿起锄头打算下地。刚到玉米地,他便嗅到一股股油饼香。虽然张大户抠门,但他也是个人,平时没沾几滴油星子,说他一点不馋那是假话。
张大户拿起一块饼,还热乎乎的,来不及多想,他一张口一仰脖,整个吞了进去。又拿起第二块,一张口咬掉大半,带嚼不嚼整个饼三下两下全部咽下。
肚子微微见饱,呵下气,满嘴油香,赶忙捂嘴,油香气可不能呵跑了。一瞧见手上还沾点油,唉,得了!他又将手心手背和十个手指缝里认真仔细舔过三遍,好,没油了!还剩下一张饼,索性带回家。
日头正当午,娘仨在厨房升火做饭。
"都住手!统统停下!"
张大户拿出油饼,"外头捡点饼,你们仨中午把饼分了,不许就咸菜!只准喝点白开水!"
说完张大户又挠挠脑袋,自顾自边走边说道,"这大油饼也舍得扔?真他妈败家!活该他们受穷!"
似乎又想起什么,他正色道:"你说人家这油饼咋搁这么多油?怪腻歪的,要不然晚上咱家就别做饭了吧?"
哈,哈哈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