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所报考的选调生,考生人数有一千五百多人,考试成绩出来时,我没有想到居然考到了第三名。
去参加面试前,我的叔叔已经为我铺好了道路,只要我能在面试的过程中不出现卡壳,那么面试就只是走流程。
面试前一天,九十名候选人到现场参加考前通知会,主持通知会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,穿着行政人员特有的制服。
她拿着考前宣讲手册站在讲台上,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正义凌然的气度,只见她正色道:“选调生面试选拔于明天九点准时开始,面试选拔是绝对公平正义的,全程都有摄像头监控,请各位考生严格遵守考场的纪律!”
第二天我去参加了面试,进入考场,我明显的感受到了一股庄严的氛围。
我轻轻的关上了房门,然后走到考生座位旁,向在场的十二名考官和计时员鞠了个躬,说:“各位考官好,我是六号考生xxx。”
考官宣读了考试规则:考生你好,桌子上的试卷共有四道题,限时十五分钟,准备答题前请向考官说:准备答题,答题结束后,请说:答题完毕,之后可以准备下一题,答完为止。
整个考试的过程中,我表现的极为冷静。
参加了面试的考生被集中到一个房间里等面试结果。
我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等待着考试结果,我的人生在这一天即将要发生一个很重大的转折了。
我很迷茫,我不知道我是否真的适合公务员这个职业,公务员这个职业我是不排斥的,可也算不上喜欢,我那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我到底喜欢什么,适合做什么。
我看着旁边的考生们,他们来自各大高校,其中不乏211和985的硕士研究生。
其中有几个考生与周边的人谈笑风生,似乎一点也不为考试结果而担忧,我在想,他们是否也同我一样走了捷径。
一个小时后,宣讲员拿着考试结果开始宣读考试成绩:第一名,xxx,平均分64.5
第二名xxx,平均分63……
当她读到二十九名的时候,我在想,下一个一定是我喽(录取人数为前三十名)。
结果,第三十名并不是我,我落选了。
事后我了解到,我所在的考场由两个城市的考官组成,他们都想捞好处,但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衡,出现了矛盾,所以那个考场的考生分数打的普遍的低。
毕业后,我来到了深圳,进了一家大型的制造业公司。
当时跟我同一批次的同事,都是本科应届毕业生,总共70人,其中不乏985、211名校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,现如今已离职了五人,还剩65位同仁。
我跟这批同事里的很多人关系都很好,包括已经离职的三个同事,关系都是很好的,现在仍旧保持着联系,甚至昨天他们还想说服我跳槽去他们公司。
我很感谢我所在的公司,并不是该公司福利待遇有多好,或者说环境有多好,说实话,我现在已经想着跳槽了。
我感谢它是因为公司让我们这些人聚在了一起,在跟我这些同事相处的过程中,极大的开阔了我的眼界和思维。
可以说我在这里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我的这些同事,这对我来说是极丰富的人脉资源。
他们中有很多人我现在觉得都是很优秀的,其中有把技术做的很牛的;有写文章很有深度的;有看问题一针见血、入木三分的。
而且他们大多数都很谦逊、低调,从不以名校毕业生的身份自居,比如跟我关系最好的同事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,他为人就很低调。
现在我也发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:越是有素养、优秀的、有真本事的人越是谦虚,越是肤浅的,没有什么能力的人越爱吹牛。
深圳的冬天就像是北方的仲秋,只是深圳的树木依旧是绿的,没有北方那种树上仅挂着几片枯黄叶子的萧条感。
可是雨总是一样的,无论哪里的雨,总能牵引出我的一丝惆怅、一些感触。
深圳下雨了,雨下的很小,小的像是雾蒙蒙的天气里悬挂着些细小水珠。
我偷偷的溜出了车间,用手机给陈春发了条消息问他什么时候走,我想去跟他和陈辉道个别。
陈春收到我的消息,说在宿舍等我,我去了他宿舍,他把自己不带走的东西都留给了我,他知道我喜欢读书,又送了我两本《史记》。
我想我们应该都会有很多话要说的,可是不知道从哪里说起,唯有沉默叹息,说些离别伤感的话。
对于陈春的离职,我早就想到了,他一直向往着诗和田野,而深圳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只会使得他格格不入,我想他的选择是正确的。
他是一个勇敢的人,不为现实所染,敢于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;他也是一个自由的人,有着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信念。
我时常会想: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呢?人生的意义又何在?曾经看到过一句话,在我迷惑的时候给了我一些指引:成功只有一个,那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。